當前位置:首頁 > 損害賠償 > 正文內容

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法律咨詢網(wǎng)2023-11-28 08:58:49損害賠償16
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一、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生產偽劣產品罪的認定標準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行為是生產、銷售行為。劃清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關鍵是從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故意和客觀方面的結果來考慮。當行為人故意制造、銷售偽劣產品,銷售金額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5萬元以上時,即成立犯罪;銷售金額不滿5萬元的制售偽劣產品的行為一般屬違法行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于實踐中發(fā)生的僅僅查處到偽劣產品本身,而難以甚至根本無法查清偽劣產品的銷售金額的案件,根據(jù)2001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刑法規(guī)定的銷售金額3倍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劃清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這主要是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生產、銷售假藥、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或有毒、有害、不符合標準的醫(yī)療器材、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等生產、銷售特定的偽劣商品犯罪的界限,它們的區(qū)別主要是犯罪對象,即偽劣產品種類的不同。如前所述,本罪生產、銷售的是普通物品,生產、銷售假藥罪等犯罪生產、銷售的是特定物品。根據(jù)《刑法》第140條、第149條的規(guī)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生產、銷售假藥罪等第141條、

148條規(guī)定的犯罪之間存在法條競合關系,即第140條屬于普通法,第141條至第148條屬于特別法。在法條競合的情況下,特別法應當優(yōu)于普通法適用,這是處理特別法與普通法關系的基本原則,也是《刑法》第149條第1款規(guī)定之基本精神。但第149條第2款同時又規(guī)定,生產、銷售本節(jié)第141條至第148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guī)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jié)第140條規(guī)定的犯罪的,依照處刑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這一規(guī)定體現(xiàn)了擇重而處的精神,應屬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適用原則的例外規(guī)定。犯本條所定之罪,依其銷售金額定其刑事責任l、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3、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4、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引用法規(guī)
[1]《刑法》 第140條
[2]《刑法》 第149條
[3]《刑法》 第141條
[4]《刑法》 第140條
[5]《刑法》 第141條至第148條
[1]《刑法》 第149條
[2]《刑法》 第149條
[3]《刑法》 第141條至第148條
[4]《刑法》 第140條

二、"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及判定原則"

您好,對于您提出的問題,我的解答是應該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二)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三)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及法律規(guī)定

應該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二)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三)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whenthelightningstrikes.com/news/article/709842.html

分享給朋友:

“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的相關文章

侵犯肖像權賠償?shù)馁r償金額

侵犯肖像權賠償?shù)馁r償金額

一、侵犯肖像權,法律有賠償多少錢 您好,對于您提出的問題,我的解答是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職責方式主要是民事職責方式。該民事職責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性職責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職責方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職責的確定通常是一是以“營利...

律師法律服務收費行業(yè)指導標準規(guī)定是什么?

律師法律服務收費行業(yè)指導標準規(guī)定是什么?

一、律師法律服務收費行業(yè)指導標準規(guī)定是什么? 一、不涉及財產關系的,每件收費200—1000元;二、涉及財產關系的,按下列比例分段累計收費1.標的額10萬元及以下的,按標的額3%收費;2.標的額10萬元以上至50萬元的,按2%收費;3.標的額50萬元以上至100萬元的,按1%收費;4.標的額100萬...

被執(zhí)行人,限制高消費,被執(zhí)行人的失信執(zhí)行人的區(qū)別

被執(zhí)行人,限制高消費,被執(zhí)行人的失信執(zhí)行人的區(qū)別

一、被執(zhí)行人,限制高消費,被執(zhí)行人失信執(zhí)行人的區(qū)別 區(qū)別在于失信二字被執(zhí)行人通過法院判決,需要承擔對應執(zhí)行義務的人員,進入執(zhí)行程序時,都可以稱為被執(zhí)行人而失信被執(zhí)行人,則是在被執(zhí)行人基礎上,通過手段使法院無法執(zhí)行,使執(zhí)行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而被執(zhí)行人實際上是有能力執(zhí)行的如惡意隱匿、轉移財產,采取...

侮辱誹謗罪的法律法規(guī)的處罰是什么,法律上的具體規(guī)定

侮辱誹謗罪的法律法規(guī)的處罰是什么,法律上的具體規(guī)定

一、侮辱誹謗罪的法律法規(guī)的處罰是什么,法律上的具體規(guī)定 一般處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將會在原有處罰的基礎上加重處罰。侮辱誹謗是一種性質非常惡劣的行為,對于他人的名譽和人格都將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法律會給予嚴懲。二、發(fā)布傳播謠言會犯法嗎,處罰是怎樣的 發(fā)布傳播謠言是違法行為,情節(jié)嚴...

輕微傷但留有疤痕應怎樣索賠

輕微傷但留有疤痕應怎樣索賠

一、輕微傷但留有疤痕應怎樣索賠 一般由派出所的民警先進行調解,雙方自行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協(xié)議,如果調解不成的話被害人可以自行到法院起訴索賠。但法律沒有規(guī)定統(tǒng)一的賠償標準,輕微傷一般不構成刑事責任,只能要求民事賠償,賠償項目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睹穹ǖ洹返谝磺б话倨呤?..

學校學生食堂打架,誰該負責?

學校學生食堂打架,誰該負責?

一、學校學生食堂打架由誰負責? 未成年人有的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的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學生在學校打架受到傷害該怎么處理,要先看有沒有同學受傷,如果受傷了一定要先進行處理,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話是可以先了解清楚打架的原因,關于學校學生食堂打架由誰負責讓小編來告訴大家。二、學校學生食堂打架要由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