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訴訟仲裁 > 正文內容

恐嚇威脅是否觸犯法律?

法律咨詢網(wǎng)2023-06-28 11:42:36訴訟仲裁1639
恐嚇威脅是否觸犯法律?

一、恐嚇威脅觸犯法律嗎

違反法律??謬樖且约雍λ藱嘁婊蚬怖娴仁马椡{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恐嚇威脅后果比較嚴重的話,可以考慮報警處理,公安機關可以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對對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節(jié)嚴重者會按照尋釁滋事罪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

二、口頭威脅算不算恐嚇罪,有沒有法律規(guī)定

律師解答
口頭威脅不算恐嚇罪,我國法律上也沒有恐嚇罪這個罪名。
如果達到一定的法律條件和程度,口頭威脅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而一般的口頭威脅不構成犯罪,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被害人可以報警處理,公安機關有權對行為人進行十日以下拘留、五百元以下罰款的治安處罰。
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追逐、攔截、辱罵或恐嚇他人,破壞社會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犯罪行為中就包括恐嚇行為,查證屬實后將會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溫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問題,細節(jié)、證據(jù)不同,答案也會不同,建議咨詢律師,獲得專業(yè)解答!

三、恐嚇威脅罪如何處罰,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一)情節(jié)較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1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3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4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多次發(fā)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窺、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二)情節(jié)惡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威脅罪分為情節(jié)輕微和情節(jié)嚴重兩種類型,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話還會被判處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在生活中如果被威脅了一定要及時報警,求助于法律手段。
【溫馨提示】遇到法律問題,建議盡快找專業(yè)律師咨詢,聽律網(wǎng)網(wǎng)作為您身邊的法律服務平臺,凝聚高效率、服務評價好的專業(yè)律師團隊,直接在線咨詢我們,省時省心!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

四、威脅恐嚇罪怎樣取證,有沒有法律規(guī)定

律師解答
現(xiàn)行《刑法》中沒有威脅恐嚇罪,相關的罪名有尋釁滋事罪。取證方式有保存有恐嚇的書信、文件、票據(jù)、合同等。這是屬于書證。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jù),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jù),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jù)。
人民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jù)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jù)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jù)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jù)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納該證據(jù),或者采納該證據(jù)但予以訓誡、罰款。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八條

五、威脅恐嚇是否構成犯罪?

我國刑法并沒有恐嚇罪這個罪名,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法院將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可能會被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被告人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還可能被追究侮辱罪的刑事責任。如何避免網(wǎng)絡言行侵權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具有無國界、開放性等特點,言論通過網(wǎng)絡發(fā)布后,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圍觀、評論和傳播,其傳播之快、影響之廣,往往是行為人不可預知的。因此,在網(wǎng)絡上甚至要比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為謹慎地規(guī)范自我的言行。

六、恐嚇罪和敲詐勒索罪怎么處罰,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恐嚇罪和敲詐勒索罪將會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來進行處罰,當然的我們國家法律當中是不存在著恐嚇罪的。符合敲詐勒索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的話,肯定是會按照敲詐勒索罪來進行處罰,這是明確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whenthelightningstrikes.com/news/article/26628.html

分享給朋友:

“恐嚇威脅是否觸犯法律?” 的相關文章

開庭時間確定能否延時,哪些法律規(guī)定?

開庭時間確定能否延時,哪些法律規(guī)定?

一、開庭時間確定后能延時嗎,有哪些法律規(guī)定 開庭時間確定之后也是可以推遲的。但通常能夠被推遲的案件,就說明這個案件本身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或者是事實不清,或者是證據(jù)根本不清楚那么就需要把時間進行延長,等待調查結果最終出來了之后再進行開庭來進行審理,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都是可以延時開庭的。二、法院主動變更開...

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有何區(qū)別?

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有何區(qū)別?

一、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有什么區(qū)別 二者區(qū)別為1、調查時間是調查資料所屬的時間,也稱(客觀時間);調查時限是進行調查工作的期限,也稱(主觀時間)。2、調查時間是調查資料所在用的時間,調查時限是進行調查工作的從開始到完成任務的結束的時間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

民事案件的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的舉證期限是多久?

一、民事案件的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一旦立案調查了,就必須要提供充分的證據(jù),要是沒有證據(jù)的話在訴訟中是站不住腳的,也極容易敗訴。在舉證階段,當事人就要將自己掌握到的證據(jù)都上交,不要錯過時間。那么,民事案件的舉證期限是多久?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二、民事訴訟舉證期限起始是什么時候? 一般...

打架治安拘留可以只罰款嗎?

打架治安拘留可以只罰款嗎?

一、打架治安拘留可以只罰款嗎 1、如果打架情節(jié)較輕的可以只罰款。2、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

土地使用權轉讓,可以轉讓嗎?

土地使用權轉讓,可以轉讓嗎?

一、土地使用權轉讓,可以轉讓的嗎 你好,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嗎?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送。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fā),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

法院執(zhí)行案件期限的法律規(guī)定

法院執(zhí)行案件期限的法律規(guī)定

一、法院執(zhí)行的案件期限,法律如何規(guī)定的? 從我國有關現(xiàn)行刑事司法解釋來看,合同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的數(shù)額標準都高于詐騙罪的數(shù)額標準。4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jīng)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規(guī)定,合同詐騙的,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在5千元至2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1996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